◎記者李少鵬
鋰價低迷之際,中國鹽湖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暫定名,簡稱“中國鹽湖集團”)的正式組建,引發外界廣泛關注。
“目前中國五礦方面還未接手公司事務,也沒開過相關會議,大家都在等待中。”對于中國五礦“曲線入主”鹽湖股份事宜,有接近鹽湖股份人士告訴上海證券報記者,中國五礦主要負責人9月9日到公司進行了考察調研,目前生產經營工作正常進行。

事實上,青海國資與中國五礦共同成立中國鹽湖集團一事此前已有預期,而根據鹽湖股份9月8日晚披露的最新進展來看,合作各方此番敲定了包括持股比例、交易對價等方案細節,為中國鹽湖集團“起航”奠定良好基礎。
央企與行業巨頭間的合作會擦出怎樣的“火花”?面對市場最為關心的話題,有熟悉鹽湖產業的專業人士認為,中國鹽湖集團的定位不僅僅是整合鹽湖股份旗下察爾汗鹽湖資源,除了加速推進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建設外,未來其在產業、市場、技術等多維度的優勢也將逐步凸顯,對我國鉀鋰資源保障能力的提升有重大意義。
看產業:鹽湖資源整合其勢已成
青海國資敢于讓出“手中王牌”——鹽湖股份的控制權,主要動因即是為了加快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建設,而引入央企也是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的“計劃動作”。
2022年底,青海省人民政府公開發布了《青海省加快推進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建設促進鹽湖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簡稱《措施》)。該文件明確提出要“加快組建中國鹽湖集團”,并且明確“引進大型央企,整合相關企業組建中國鹽湖集團”的運作方式。
“選擇中國五礦可以說是最優方案。”有接近青海國資的人士告訴記者,中國五礦在青海鹽湖開發方面已有成功案例,對鹽湖資源開發比較熟悉,這也為其牽頭組建中國鹽湖集團奠定了“先天優勢”。
中國五礦集團早在2009年便參與到青海鹽湖資源的開發過程中,旗下五礦鹽湖成立于2009年9月,生產廠區位于柴達木盆地中部的一里坪鹽湖。目前,該公司已建成投運1萬噸/年碳酸鋰項目和30萬噸/年氯化鉀項目。
資源整合將是中國鹽湖集團成立后的首要工作。據前述人士透露,除了鹽湖股份外,五礦鹽湖資源也在中國鹽湖集團資源整合范圍內,同時明確納入的還有青海匯信。
“應該會把之前鹽湖股份破產重整時剝離的部分化工資產(青海匯信持有)裝進新公司。”前述人士表示,中國五礦相關業務條線人員之前曾到青海匯信做過盡調,“大概率和成立中國鹽湖集團有關”。
公開信息顯示,青海匯信旗下投資建設的2萬噸/年碳酸鋰項目建設已進入尾聲。作為青海國資與中國五礦合作內容之一,新成立的中國鹽湖集團后續或對該企業進行整合。
關于資源整合,《措施》中也有提及。具體來看,在推進資源可持續利用方面,《措施》提出按照市場化、法制化原則,有序推進鹽湖礦區資源整合,支持重點企業通過收購、兼并等方式整合鹽湖資源,使優質重要鹽湖資源向骨干龍頭企業聚集。
可見,青海鹽湖后續資源調配或成一大看點。“畢竟現有資源基本都做了中期規劃,青海鹽湖地區能產出的項目都已建成或在建設中。”有熟悉青海鹽湖產業的專業人士認為,目前青海鹽湖資源大都“名花有主”,規模較大的企業還有藏格礦業、中信國安以及西部礦業旗下的青海鋰業等。“資源怎么整合?各企業之間怎么合作?這些都值得關注。”
看市場:行業話語權有望大幅提升
鹽湖股份旗下藍科鋰業3萬噸/年碳酸鋰產能、鹽湖股份正在建設中的4萬噸/年基礎鋰鹽一體化項目、青海匯信2萬噸/年碳酸鋰項目以及五礦鹽湖1萬噸/年相關產能,整體來看,若合作推進順利,中國鹽湖集團旗下鋰鹽產能有望達到年產10萬噸規模。
“就碳酸鋰行業看,中國鹽湖集團的成立對定價不會帶來絕對影響,但從體量規模來看,其在鋰鹽行業的話語權肯定會大幅提升。”A股某鋰礦企業負責人坦言,鹽湖提鋰最大優勢在于相對低廉的成本,加上中國五礦強大的資源優勢,其“強者恒強”的形象呼之欲出。
而從中國五礦參與中國鹽湖集團組建的積極性也可以看出,中國五礦對于鹽湖產業發展十分看好。
鹽湖股份8日晚披露的公告顯示,中國鹽湖集團注冊資本100億元,股權結構擬為:中國五礦持股53.00%;青海省政府國資委持股18.73%;青海國投持股28.27%。根據相關約定,中國鹽湖集團擬支付現金購買青海國投及其一致行動人蕪湖信澤青持有的6.81億股鹽湖股份股票,轉讓價款暫定為135.58億元。
收購完成后,中國鹽湖集團將持有鹽湖股份12.54%股權。需要指出的是,按持股比例來看,中國五礦將間接持有鹽湖股份6.65%股份;若按出資比例來看,中國五礦或為此付出近72億元,折合約每股19.9元,該價格較鹽湖股份9日收盤價15.13元/股溢價超30%。
“從中國五礦的重投入看到,未來中國鹽湖集團的定位絕非僅整合鹽湖股份旗下察爾汗鹽湖資源這般簡單。”有熟悉鹽湖產業的專業人士分析稱。
中國五礦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國鹽湖集團組建后,將立足青海省獨具優勢的鹽湖資源在線期貨配資平臺,充分發揮中國五礦在產業、人才、技術、管理等方面優勢,全面提升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水平,加快“走出去”步伐,實現鹽湖資源綠色高效循環開發,加強我國鉀鋰資源的保障能力。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配資炒股門戶觀點